独秀刘氏宗亲网自2015年5月8日正式开通,各位宗亲可通过 宗亲留言 栏目与宗祠管理委员会联系,欢迎多提宝贵意见!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历史文化 > 文章内容
刘氏家族的繁衍与发展
2015/5/17 20:09:56  人评论  次浏览  分类:历史文化
 

溯我刘氏渊源从帝尧算起,已有四千三百多年。由于历史悠久,史书记载不详,加上历史战乱,朝代变革,族牒丢失,更有历来以房修谱,说法不一。史书、网络资源中多认为帝尧之子源明公被封为刘氏始祖。

刘氏家族的分支大致有五,最早的一支出自于祁姓,是尧的后裔。尧是传说中远古部落陶唐氏的领袖,名放勋,贤达善良,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,被尊为五帝之一。因陶唐氏是黄帝之子12姓中的祁姓部落,所以尧为祁姓。那么,刘姓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?尧生子源明(监明),封其子于刘地,故始得姓,源明即刘姓始祖。唐人林宝《元和姓纂》说:“帝尧陶唐之后受封于刘,裔孙刘累,事夏后孔甲,在夏为御龙氏,在商为豕韦氏,在周为唐杜氏。杜伯子隰叔奔晋为士氏,孙士会适秦,后归晋,其处者刘氏。”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》说:“刘氏出自祁姓。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‘刘累’,因以为名。能扰龙,事夏为御龙氏,在商为豕韦氏,在周封为杜伯,亦称唐杜氏。至宣王,灭其国。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,生士蒍。蒍生成伯缺,缺生士会。会适秦,归晋,有子留于秦,自为刘氏。”这两种说法大同小异,共同提到一个名叫刘累的人,又都认为刘氏出自杜姓,是士会的后裔。其实,这里包括同出一源的两支刘姓:一支直接出自刘累,形成于夏朝;一支出自刘累后裔士会,形成于春秋初期。据《史记·夏本纪》载,刘累是帝尧的后裔,生于夏朝后期。曾经跟着精通养龙技术的豢龙氏学过驯化龙的本领,因此被夏朝第十三帝孔甲赐姓为御龙氏,负责驯养孔甲的4条龙。《史记·正义》引《括地志》云:“刘累故城在洛阳缑氏县南五十五里,乃刘累之故地也。”据此可知,刘累在为孔甲养龙时住在今河南偃师县南。后来,由于饲养不善,死了一条雌龙,刘累怕孔甲治罪,就偷偷地带着家眷南逃至鲁县(今河南省鲁山县)躲了起来。刘累的子孙以刘累的名字为姓氏,就是中国这一支最早的刘姓。《史记·集解》引贾逵语曰:“刘累之后至商不绝,以代豕韦氏之后。祝融之后封于豕韦,殷武丁灭之,以刘累之后代之。”西周初期,刘累后裔有一支被周成王改封于杜(今陕西西安东南),其国君被称为杜伯。周宣王时,杜国国君杜伯被宣王所杀,杜伯之子隰叔逃到晋国,任士师(法官,掌禁令、狱讼、刑罚),后以官命族,为士氏。隰叔的曾孙士会,即随武子、范武子,春秋时为晋国大夫,字季,食邑在随(今山西介休东南),后更受范地(今山东梁山西北),故亦称随会、范会、士季、随季。晋襄公死,他与先蔑出使秦国,迎立公子雍。士会、先蔑走后,晋襄公的夫人缪嬴抱着太子夷皋日夜在宗庙哭,又到执政在臣赵盾那里去闹,弄得赵盾等人没办法,只好立夷皋为君,就是晋灵公。这时,秦军已护送公子雍来到晋国边境,赵盾就领兵去阻挡,由于秦军准备不足,败退到令狐(今山西临猗西)。先蔑、士会逃到秦国。公元前614年,士会又回到晋国任职,但有儿子留在秦国(都城在今陕西凤翔东南)。士会留于秦的后代,恢复先祖姓,自为刘氏。

刘姓还有一支出自姬姓,宋人郑樵《通志· 氏族略》云:“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刘邑,因以为氏”。按此说,姬姓之刘形成于西周初期。但《辞海》“刘”条则说:“古邑名。”一作留。在今河南偃师南,春秋初期为郑国之邑。公元前712年为周平王所得,到周匡王(姬班)封其少子于此,是为刘康公,传至贞定王时绝封.据此,姬姓之刘形成于春秋时期,系以邑为氏,出自今河南偃师。

刘姓的另三支有两支形成于西汉初期,一支是北魏时少数民族改姓刘,公元前202年,刘邦在洛阳即皇帝位后,接受戌座娄敬定都关中的建议,决定把国都迁往长安,并因此赐娄敬姓刘,刘邦还赐项伯一族也姓刘,此为赐姓刘。西汉初年,匈奴部落强盛,汉高祖刘邦采取和亲政策,以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于冒顿为妻,但按匈奴贵族皆从母姓习俗,子孙皆姓刘。十六国时前赵的建立者刘渊即是匈奴贵族。又,北魏孝文帝自大同迁都洛阳后,将鲜卑的独孤氏改为刘氏。

据宋人邓名世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记载:祁姓之刘传13世,有人于战国时期在魏国任大夫,迁至大梁(今河南开封),有子刘 清,又徙居沛(今江苏沛县东),清生仁,号丰公。仁生瑞,字执嘉,瑞有四子:伯、仲、邦、交,第三子刘邦,即汉高祖。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、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、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、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,对汉族的发展,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着突出的贡献。他善用人才,作律九章,强化皇权,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。建立西汉王朝后,分封同姓于各地,其后支派繁衍,于是彭城、尉氏、临淮、南阳、广平、丹阳等处皆有刘氏。彭城(治所在今江苏铜山县)刘氏,出自西汉宣帝刘询的儿子,楚孝王刘嚣;至后周,有石州刺史刘懿,又分出一支,为京兆武功(今属陕西)刘氏。东汉章帝子、河间孝王刘开,世居乐城,10世孙刘通徙居尉氏(今属河南),形成尉氏刘氏。东汉光武帝刘秀子,广陵思王刘荆的5世孙刘述,为东平太守,述生建,为晋永城令,世居临淮(今安徽盱眙县西北),为临淮刘氏;刘建的儿子刘会,历琅琊内史,随东晋元帝渡江,居丹阳(今江苏江宁县东南)。南阳(今属河南)刘氏出自汉长沙定王之子刘丹,袭封三世,徙沮阳(今湖北保康县南),裔孙刘乔,为晋太傅军谘祭酒,传三世为刘柳,任徐、兖、江三州刺史,又徙江陵(今属湖北)。广平(今河北鸡泽县东)刘氏出自西汉景帝之子(赵)敬肃王彭祖,彭祖的儿子为阳城思侯刘苍,刘苍死后,其子有罪不得立,遂居广平肥乡。曹州南华(今山东东明县东南)刘氏,出自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,系因避灾祸自彭城移居南华。此外,居住在信都、平原、范阳、濮阳、宋州、并州、河南(今洛阳)、雍州等地的刘氏,也都是大族。于此可见,刘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。刘氏迁往福建始于晋朝,迁往两广约在唐朝。据《台湾省通志》记载,晋代从中原入闽者共有13姓,其中有刘姓。据《五国故事》及《十国春秋记载》,河南上蔡人刘安仁,唐末任潮州刺史,先安家于福建泉州之马铺,又迁至番禺(今广州市),其子刘谦,咸通中为广州牙将,后与其子刘隐“起封州,遭世多故,数有功于岭南,遂有海南。”刘隐弟刘龚于公元917年称越帝于广州,翌年,改国号为汉,史称南汉。河南延津人刘浚,因其父亲刘崇龟于唐大顺年间任岭南东道观察处置使而流寓广州,后官至宗卿兼工部侍郎。又据兴宁《刘氏族谱》载,唐僖宗乾符年间,翰林学士、观察使刘天锡弃官奉父刘祥避乱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之石壁洞,此后发展成为汀闽望族,南宋宁宗嘉定年间,河南宣抚使刘龙第七子刘开七,在广东潮州任官,子孙遂居于兴邑,人丁兴旺,支派益繁,后又自兴宁分散至许多地方。从明末开始,闽、粤刘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,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。

“节之刚兮严霜冻雪,德之清兮寒沄秋月。名播中华威显胡月,辅佐明时无竞维列”。历史的车轮辗转至唐朝末年,黄巢造反,刘邦四十二世孙刘巨容,时任山南东道节度使,率兵大破黄巢于荆门。亲护唐僖宗奔蜀,8853月又护唐僖宗回銮长安。随即加封刘巨容中书令,位列使相。刘巨容为政精明,明察秋毫。曾任彭城县侯。我祠老牌位上都注有“彭城郡“字号。

“御晏满酌筵上酒,宫花斜插鬓边春“。刘巨容长子刘汾,随父大破黄巢,封中书令尚书。居江西弋阳县居仁乡新陂里旗鼓岭、曹溪镇刘家村。九妻十四子,还有一哑姑,公为国尽忠、为家尽孝。汾公墓祠从宋朝起多次遭侵害,后裔多次重修。解放后又遭破坏,刘家村人为保护公墓付出了生命的代价。公元二〇一二年在以刘心明为会长的刘汾公后裔联谊会的呼吁下,由刘家村人为主导,在旗鼓岭龙头山下,征地十二亩,再次重修汾公节度祠。汾公第九子汉胜公服丧毕,携妻、子迁鄱阳清塘,乃是我支先祖也。

子曰:“君子笃于亲,则民兴于仁。”据史载,春秋之前就已岀现的以今天潜山梅城为国都的地方皖国。天柱山为皖山,皖河为皖水,还有一座皖城,在今天的安庆城西15华里的山口镇山口村。“三国演义“第九回有文曰:“周鲂断发赚曹休”就在此地。

我“笃亲堂”刘氏始祖、汾公第十三世孙端三公为皖承直郎。承直郎为正六品,这个“皖“也就在此处了。元朝末期战乱,端三公弃官携田氏骑马来到独秀山之西,因坠鐙于今天的怀宁县黄墩镇谷泉村驻马塥。此地恰在梅城至山口村的古道上。驻马塥山清水秀,地平坦,易耕作。公在此做宅,耕读为生。这也许就是后来强调子孙以“耕读传家”的根源吧。

端三公有一子进甫,两孙妙贵、妙保。妙保公在四川为武官,后代先迁至潜山车轴寺,其先人均葬在车轴寺上界牌右下堪。公元2008年由我祠立有新碑。妙保公第六代孙之铉于明朝万历丙辰年中武科进士,老怀宁县志有载,守川沙等处,遂移家四川,再无联系。

现在“笃亲堂”刘氏全是妙贵公后裔。妙贵公后裔星罗棋布于九州,飞黄腾达至四海;忠臣孝子代代岀,杰士仁人年年有。我们虽隔千山万水,然一本族谱却把我们联系在“笃亲堂“。

读族谱,上忆先祖不忘根本,下续子孙瓜瓞绵延。

唐乾符六年,乙亥岁(公元879年),巨容公在繁昌组织修纂了我族第一本家谱。之后在宋朝乙丑岁(公元1265年)接修,到明朝洪武癸丑岁(公元1373年)再修。由于多战乱,老谱己无在世之本。到清朝康熙年间,社会比较稳定,各姓忙修家谱。端三公房支在康熙十三年以前,一直与江西鄱阳弋阳清塘汉胜公同修。统宗旧谱编派行,自汾公二十八世,以文字为始,曰:“文章昭治化、忠孝显声名、永继先人志、方知德自宏。”康熙甲寅年(公元1674年)由五臣“仕舜公“、九河“仕禹公“、三聘“仕汤公“为首,邀各尊长于家议修谱。并首次提出,单系迁怀始祖端三公支系。于辛酉年(公元1681年)成书,历时八年。这是我族一修。

乾隆丁己——辛酉(公元1737-1741年)由先越公、先儒公、先本公为首,四易寒暑完成二修。此时丁过千、亩近万。

乾隆癸巳年(公元1773年)——甲午年(公元1774年),由芝山公、志瑚公为首进行了第三次续修;

嘉庆丁卯年(公元1807)由先珞公为首进行了第四次续修;

道光己亥年(公元1839年)——辛丑年(公元1841年)由仿陶公、载芳公、先燮公、先谨公、孙燃公、秀岑公、子和公为首进行了第五次续修;

同治庚午年(公元1870年)——辛未年(公元1871年)由心怡公、积崧公、积震公为首进行了第六次续修;

光绪丙申年(公元1896年)——戊戌年(公元1898年),由积诣公、攀桂公为首完成了第七次续修。

民国乙丑年(公元1925年)由庆椿公、庆駬公为首进行了第八次续修。此时“笃亲堂“达到顶盛时期,人口达两万余众,拥有很多庄田、庄屋。租给族内无田人耕种和居住。

这一年由庆椿公、立炳公为首建造了“务本学校“,贫穷子弟基本上免费入学,用田租维持学校开支。这进一步体现了“笃亲堂”以“耕读传家“的理念。抗日胜利后,虚淸公以宗祠的田庄收入创办“端三中学”,并面向社会招生。她是怀宁县唯一的完全中学,居安庆六县之首。解放后五二年搬迁高河,改为“怀宁一中”。

公元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。人民当家做了主人。但当时对以姓氏为基础的祠堂认识不同,自公元19492002年刘氏宗祠由政府收为国有资产,供黄墩供销社杉林门市部使用。改革开放以后,伟大的祖国又迎来了繁荣的春天,春风又绿驻马塥。公元2002年,在长关、心来、心华、帘宝等先生的努力下,举全族之力,“笃亲堂”刘氏祠堂又回到族人的怀抱,先祖神位终归祖堂。族人无不欢呼,俯首礼拜。

公元十九世纪八十年代,心银先生就开始奔走呼号修家谱。直到二零零九年,终于完成了第九次续修。入谱人口达四万余众。

人民创造历史,时势造就英雄。改革开放为我们每个人创造了圆梦的大舞台,让我们同全国各族人民手拉手,共圆中华百年富强梦。

在中国历史上,刘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6人,先后建立有西汉、东汉、蜀汉、汉、前赵、南朝宋、南汉、后汉、北汉、大齐等王朝或政权,共历时650多年,是中国建立封建王朝最多最久的姓氏。其中,刘邦建立的西汉历时214年,刘秀建立的东汉历时196年,两汉共计410年,是中国封建社会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;刘备建立的蜀汉历时43年;匈奴族刘渊建立的汉国,至其侄刘曜即位,改国号为赵,史称前赵,历时26年;刘裕在南方建立的宋朝历时60年;刘武周于唐初曾自称皇帝,年号天兴;刘黑闼于唐初称汉东王,年号天造;刘隐在广州建立的南汉历时55年;沙陀人刘知远建立的后汉历时4年;刘崇建立的北汉历时29年;刘豫受金册封,南宋初曾为“齐帝”。刘姓掌握政权时间久,享有一些特权,是人口能够得到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。西汉时,全国共有五千多万人口,刘姓人口就占十万多人,(新)莽末年,湖北枣阳人刘玄曾在河南南阳称帝,年号更始;东汉建都于洛阳,刘秀又是南阳人,所以“河南帝城多近臣,南阳帝乡多近亲”,东汉时南阳的刘姓族人特别多,此后,由于刘姓子孙蕃盛,支脉众多,分布广泛,又有“遍地刘”之称。

正因为刘姓历史悠久,人丁兴旺,所以对历史的进步作出的贡献相当显著,涌现出的名人也非常多。西汉时淮南王刘安,善为文辞,才思敏捷,在政治上主张“无为而治”,曾“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”,集体编写了《淮南子》;经学家、目录家、文学家刘向,曾校阅群书,撰成《别录》,为中国目录家之祖;刘向之子刘歆,为古文经学派的开创者,目录家学,继承父业,总校群书,撰成《七路》,对中国目录学的建立有一定贡献;还有训诂学家刘熙,东汉有书法家刘德升、文学家刘桢、天文学家刘洪。三国时魏有哲学家刘勋,魏晋时数学家刘徽,西晋有将领、诗人刘琨,还有被称为“竹林七贤“之一的刘伶。东晋有将领刘牢之,骁勇善战,淝水之战时为前锋,破敌有功。南北朝时,刘姓文人较多,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所著《文心雕龙》,发展了前人进步的文学理论批评,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巨著;南宋梁还有学者、文学家刘峻,文学家刘孝绰、刘孝威、女文学家刘令娴;此外南宋有文学家刘义庆,北魏有经学家刘献之,北齐有文学家刘昼。隋代的经学家刘炫、刘焯,时称“二刘”;隋末有江南农民起义首领刘元进,延安、上郡农民起义首领刘迦论。唐代,刘氏任宰相者13人,其中刘晏在肃宗、代宗两朝任相,疏浚汴水,用分段转运法解决关中食粮,整顿盐税,行平准法,改变了安史之乱后财政紊乱的状况,是最著名的理财家;另有史学家刘知几,认为史学家须兼史才、史学、史识三长,强调“直笔”,所著<<史通>>是中国第一部文学评论的专著;还有文学家、哲学家刘禹锡,诗人刘希夷、刘长卿、刘湾、刘方平、刘春虚、刘商、刘沧、刘叉,散文学家刘脱,北宋有史学家刘芬、刘恕,助司马光修《资治通鉴》,凡史学纷杂难治的,多由刘恕处理;还有学者刘敞、诗人刘筠。南宋有名将刘奇,学者、文学家刘子军,词人刘过、刘克庄、刘辰翁,画家刘松年。金国有文学家刘迎,医学家刘完素,金末红袄军首领刘二祖。元代有学者刘因、散曲家刘致、雕塑家刘元,元末有红巾军首领刘福通。明清时期,刘氏许多人奋起反抗封建压迫,例如,明代有荆襄流民起义首领刘通,中原地区农民起义首领刘六、刘七、刘惠,鄂、皖农民起义领袖刘汝国;明清之际有农民起义军将领刘宗敏、刘希尧、刘芳亮、刘文秀、刘体纯;清代有农民起义首领刘之协、刘登联、刘德培、上海小刀会起义首领刘丽川。此外,明代有大臣刘基,画家刘珏,哲学家刘宗周,文学家刘侗,散曲家刘效祖,崇祯元年(公元1628年)文科状元、书画家刘若宰就是我们怀宁平山大段人,旧时县学宫(今安庆市)前建有状元坊,刘若宰在安庆的府邸称"状元府",今安庆状元府宾馆得名于此清代有大臣刘统勋、刘纶,诗人刘体仁,学者刘献廷,伊斯兰教学者刘智,散文家刘大槐,书法家刘墉,经学家刘逢禄,文学家刘开、刘熙载。清末将领刘永福,在中法战争中屡立战功,光绪时曾移驻台湾,清末还有小说家,《老残游记》作者刘鹗。现代有诗人刘大白,作曲家、民族乐器演奏家刘天华,文学家、语言学家刘半农,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志丹,“生的伟大,死的光荣”的共产党员刘胡兰。当代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,开国元帅刘伯承等。

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专家考证,刘姓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点四,即世界上刘姓在6000万以上,是当今中国的第四大姓,在北方人中所占比例较高。

 

 
Copyright © 2015 - 2018   WWW.DXLSZQW.COM All Rights Released.  刘氏宗祠管理委员会  版权所有   皖ICP备15007680号-1
独秀刘氏宗亲网邮箱:DXLiu@dxlszqw.com  技术支持 怀宁县先锋网络有限公司
网站联系人:刘建军    QQ邮箱:865249645@qq.com    联系电话:18009669978